作品简介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至大历四年(769年)之间,确切年代难定,诸家说法不一。这时安史之乱基本上已扑灭,故杜甫希望战争早日停止,让战士都能解甲归田,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04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至大历四年(769年)之间,确切年代难定,诸家说法不一。这时安史之乱基本上已扑灭,故杜甫希望战争早日停止,让战士都能解甲归田,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
参考资料:
1、萧涤非.杜甫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304
推荐诗词
茅屋
茅屋阴阴水北村,满床书卷一桐孙。雨声长在黄梅树,四月来时不出门。
宁国蒋氏山居四景 其二 梅溪钓艇
双桨悠悠出岸沙,钓鱼人住水西涯。隔溪残雪春犹浅,时见寒梅一树花。
同苗发慈恩寺避暑
追凉寻宝刹,畏日望璇题。卧草同鸳侣,临池似虎溪。树闲人迹外,山晚鸟行西。若问无心法,莲花隔淤泥。
补送老袁之京
清秋好景正宜行,我向西湖君向京。莫问长安柴米价,如今最贱是书生。
客湖上
对酒拂吴钩,光随湖水流。碧寻堤上草,红落竹边楼。春老莺啼倦,山空鹤唳收。买花钱欲尽,何事再句留。
破贼凯歌八章 其二
淮南千里少遗民,万顷膏腴变棘榛。辟地营田真上策,稻粱已见满仓囷。
赠闽帅
十载登坛未二毛,将军劳苦自功高。列营曾按先驱辔,下濑尝投后饮醪。肘畔累累元鹊化,韔中矫矫是乌号。尉佗魋结犹南国,莫使尘埃蔽宝刀。
贺新郎 次韵答忼烈
笔势凌空起。似桑林、騞然中节,硎刀初试。试作扶摇鹏翮舞,来看九州红紫。正装点、好山好水。更泼龙香半圭墨,要苍龙、腾踔云光里。一挥就,快吾意。雁头声价罗家纸。许心期、琳琅词笔,天涯咫尺。唤起谪仙夸俊赏,发我豪情难止。问何日、归舟天际。春到江南诗料阔,愿一樽、相共从容耳。辞未毕,心先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