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即将离杭,设宴于杭州城中吴山上之有美堂。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此词。
参考资料:
1、陈振鹏、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7月1日:59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苏轼任杭州通判时。时杭州太守陈襄(字述古)调任,即将离杭,设宴于杭州城中吴山上之有美堂。应陈襄之请,苏轼即席写下了此词。
参考资料:
1、陈振鹏、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7月1日:59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 拼音版
浣溪沙(赠闾丘朝议,时还徐州) - 拼音版
西江月(佳人) - 拼音版
少年游(元丰六年七月六日,王文甫家饮酿白酒,大醉。集古句作墨竹词) - 拼音版
谢人惠云巾方舄二首 其二 - 拼音版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此君庵 - 拼音版
推荐诗词
花朝
百花风雨泪难销,偶逐晴光扑蝶遥。一半春随残夜醉,却言明日是花朝。
舟行
下水复上水,暮秋仍早秋。暂归非去吏,触绪苦添愁。本乏风雅作,谩于山水游。经营欲终日,人谓我何求。
角招 雨后凉甚,灯下读《兰当词》,漫赋
了无暑。南来几、梅风吹霁虹雨。博山烟一缕。轻度魫窗,萦带芳树。罗衣楚楚。添半臂、泥金刚彀。玉簟龙鳞似水,仗六曲画屏风,把新寒防护。分付。兰缸麝炷。蔷薇盥手,重展金黁谱。画兰吴下女,转作词人,隔烟低语。凉花泫露。问笙鹤、瑶天归否。泪烛红深几许。浑不似、绿桐阴,横琴处。
泽居
泽居仅足不求余,旷快真同纵壑鱼。平日酷憎蝇附骥,暮年肯作鹤乘车?齿摇但煮岷山芋,眼涩惟观胄监书。此际自应还往绝,本无心与俗人疏。
十六字令 其二
帘。一幅湘纹压小檐。微雨度,响戛玉钩尖。
狼山归道中作
前山无夕阳,犹问夕阳洞。天寒人不行,山僧出相送。
宿安流亭
弭棹宿溪亭,全家梦寐惊。明朝速解缆,莫待浊流平。
近有谢师厚寄襄阳柑子乃吴人所谓绿橘耳今王
荆州持大橘,亦自名黄柑。忽得洞庭美,气味何可参。送生吴洲思,恨不羽翼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