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王台怀古
〔清代〕
粤峤犹存拜汉台,东南半壁望中开。
注释:粤峤:峤,尖而高的山。粤峤,同“穗”岭,即广州的山,指越秀山。拜汉台:指越王台。因赵佗终于归顺汉朝,故说拜汉。
命归亭长占王业,人起炎方见霸才。
注释:“命归”句:命,命运;亭长,指刘邦,因刘邦参加农民起义前曾任泗水亭长。人:指赵佗;炎方,南方。
日月行空从地转,蛟龙入海卷潮回。
注释:日月:暗合“明”字。隐括含意是:抗清斗争还在继续,复明仍有希望。
山川自古雄图在,槛外时闻绕电雷!
注释:“山川”句:山川,此代指中国。槛:栏杆。
小提示:廖燕《粤王台怀古》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廖燕在1747年(康熙十二年)初至广州,为时一年。这一年十二月,吴三桂联合耿精忠、尚之信发动叛乱,三藩之乱起。数月之间,连陷辰州、沅州等地,据岭南六省。此时,斗争性质未明,廖燕寄予复明厚望。于是,在广州写了这首诗,时间当在1747年末,或1748年春。
创作背景
廖燕在1747年(康熙十二年)初至广州,为时一年。这一年十二月,吴三桂联合耿精忠、尚之信发动叛乱,三藩之乱起。数月之间,连陷辰州、沅州等地,据岭南六省。此时,斗争性质未明,廖燕寄予复明厚望。于是,在广州写了这首诗,时间当在1747年末,或1748年春。
推荐诗词
鱼皮
斑文浮点点,一片认鱼皮。冒鼓声鞺鞳,藏弓服陆离。蒸成鳞已脱,剔去骨无遗。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潘稼堂先生见留草堂 其一
耆旧已辽落,床前拜德公。人余柱下史,身是鲁灵宫。杞宋文何在,齐梁运易终。吾犹及型典,信见剖鸿濛。
宋宗庙登歌八首 其七 高祖武皇帝歌
惟天有命,眷求上哲。赫矣圣武,抚运桓扰。功并敷土,道均汝坟。止戈曰武,经纬称文。鸟龙失纪,云火代名。受终改物,作我宋京。至道惟王,大业有劭。降德兆民,升歌清庙。
十月六日与客游金山乾明宣塔戒坛弥勒舍利广教七山寺三首 其一
水落溪桥霜未寒,冈林平浅是西山。路穿峭茜青葱底,寺在崎岖屈曲间。
双庙怀古
铁舆动地来,猎火烬九县。睢阳东南冲,江淮国所援。蔽遮不使前,恢复可立见。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虽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最难结众心,存殁匪石转。彼苍畀全节,谁为落贼便。已矣君不忘,握爪掌为穿。竟能济中兴,淮海了清奠。至今忠烈气,皎皎白日贯。贺兰观成败,不饮浮屠箭。杀亡计多寡,此论诚可辨。我来拜遗像,凛对如生面。乞灵激懦衷,剸决刚同鍊。朔风吹树声,尚想登陴战。暮倚晕月城,悲歌泪如霰。
所怀
予自皋亭山为北所留,深悔一出之误。闻故人刘小村、陈蒲塘引兵而南,流涕不自堪。只把初心看,休将近事论。誓为天出力,疑有鬼迷魂。明月夜推枕,春风昼闭门。故人万山外,俯仰向谁言。
三岩诗 澹山岩
谁开仙窟宅,非与众岩俦。树响晴翻雨,岚凉夏变秋。禽灵啼复断,云怪吐还收。深羡群僧住,嗟予莫少留。
小适园桃花忽开 其二
花开犹未报人知,花下行吟漫自思。花若能言应笑我,年年无酒只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