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应天长 访板桥旧院遗址。用康伯可韵
尉迟杯 富林检行箧,得曾刚父书扇及亡友匡伯鹿、丁叔雅手迹,次刚父韵
高阳台 过邛崃九折坂
八声甘州 感南中事赋春水
塞孤 其二
三姝媚 午夜无寐,独往东园,彩云栉栉,月华流照。遥闻丝竹之声,益增寂感,次彊村韵
推荐诗词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会城苦雨四首 其三
中秋骑月送行人,阻住行人懒问津。米价天河休更卜,御寒今已桂为薪。
题善山院
瓦炉柏子袅残烟,午梦醒时一畅然。不悟功名负终老,荒山饥走又三年。
送水云归吴
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
四月南风驿路长,汴梁河底树苍苍。牙樯锦缆伤前代,□□□□□□□。□□□□□□□,□□□□□□□。□□□□□□□,□□□□□□□。
游万松山寺
墨水东驰一鉴悬,隔江幽趣浩无边。閒凭古刹峰千点,远望春波水满田。野客到时鸥自狎,禅僧定后鹤初旋。重寻未有三生约,一笑归来月满川。
偶作
少年场屋苦奔波,每对书檠读不多。三十年来书好读,可邻老眼费摩挲。
题许宜之三诗卷 其二 文会堂
讲明圣学远方来,仁宅居安义路开。多少红尘名利窟,岁时相遇只衔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