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黄鹤楼

唐代 李白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译文: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注释:雄雄:气势雄伟。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译文: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译文: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注释:弯跨:跨于空中。峰嶂:高峻的山峰。冥密:深幽茂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译文: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

注释:飞术:仙术,求仙升天之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

译文: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注释:蓬海:即蓬莱仙山,因位于海中故称蓬海。

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译文: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注释:金灶:即丹灶,道家炼取丹药之灶。清谧:清静、安宁。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

译文: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

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译文: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

注释:蹇:句首语助辞。跻:登。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

译文: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

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译文: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小提示:李白《望黄鹤楼》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其时李白自零陵归至巴陵、江夏。黄鹤山,即黄鹤矾,又名黄鹄山,在鄂州江夏县东九里,今武汉市长江大桥南首蛇山。传说昔有仙人控黄鹤于此,故得名黄鹤山。诗中描绘了黄鹤山的雄伟气势与壮美景色。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85-786 .

创作背景

  诗作于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其时李白自零陵归至巴陵、江夏。黄鹤山,即黄鹤矾,又名黄鹄山,在鄂州江夏县东九里,今武汉市长江大桥南首蛇山。传说昔有仙人控黄鹤于此,故得名黄鹤山。诗中描绘了黄鹤山的雄伟气势与壮美景色。

参考资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诗全译 .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785-786 .

李白

李白

唐代诗人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