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二首
〔唐代〕
西陆动凉气,惊乌号北林。
译文:秋天刮起了凉风,受惊的乌鸦在北面的树林里叫个不停。
注释:西陆:秋天。西陆本为星宿名,指昴宿。
栖息岂殊性,集枯安可任。
译文:难道是乌鸦栖息的习性与众不同,它们停集在枯枝上又怎能靠它安身?
注释:岂:难道,怎么。殊:不同的,特别的。性:习性。集:群鸟停聚在树上。安:何,怎么。任:凭靠,依托。
鸿鹄去不返,勾吴阻且深。
译文:天鹅一去再也不能回返,去勾吴的道路山险水又深。
注释:鸿鹄:天鹅。勾吴:古国名,在今浙江、江苏一带。勾,发音词头,无义。阻:险。
徒嗟日沈湎,丸鼓骛奇音。
译文:人们只能嗟叹汉元帝一天天沉溺享乐,他竟然用铜丸击鼓来追求奇特的声音。
注释:徒:白白地,仅仅。日:一天天地。沈湎:沉溺,迷恋。丸鼓:用铜丸击鼓。骛:追求。
东海久摇荡,南风已骎骎。
译文:东海早就波涛汹涌,南风也已劲猛急紧。
注释:骎骎:疾速,急迫。
坐使青天暮,小星愁太阴。
译文:致使青天白日变成了黑夜昏暮,三五颗小星使得月亮忧愁而隐。
注释:坐:因而,导致。太阴:月亮。
众情嗜奸利,居货捐千金。
译文:世俗内心最喜好的是奸诈谋利,他们困积奇货,一掷千金。
注释:众:世俗者。情:内心。居:囤积,储存。捐:舍弃,献出,此处为“花费”。
危根一以振,齐斧来相寻。
译文:高大的树木一旦挺立起来,锋利的刀斧就把它们追寻。
注释:危:高。根:树根,这儿借代为树木。一:一旦。振:直挺。齐斧:用于征伐之斧。齐,通斋。寻:追逐,跟踪而至。
揽衣中夜起,感物涕盈襟。
译文:我半夜披衣起来徘徊,感伤时事,不禁热泪满襟。
注释:揽衣:披衣。物:景物、时事、世事。涕:眼泪。
微霜众所践,谁念岁寒心。
译文:尽管人们都能踏着薄薄的寒霜行走,可谁又想到那不畏严寒的松柏的坚贞?
注释:岁寒心:年终严寒时松柏挺立不屈的精神。
旭日照寒野,鸒斯起蒿莱。
译文:早晨的太阳照耀着寒冷的原野,一群乌鸦从草丛飞了出来。
注释:鸒斯:乌鸦。蒿莱:草丛。
啁啾有馀乐,飞舞西陵隈。
译文:它们哑哑欢叫,非常快活,飞舞到西边的山弯一带。
注释:啁啾:鸟叫声。馀:多余的,十二分的。陵:山丘。隈:山势弯曲的地方。
回风旦夕至,零叶委陈荄。
译文:无情的旋风迟早就要来到,把枯枝败叶吹落在腐草陈荄。
注释:回风:旋风。旦夕:早晚间,迟早。委:堆落。陈荄:腐烂的草根。陈,腐烂的。荄,草根。
所栖不足恃,鹰隼纵横来。
译文:栖居的草丛决不能够安身,鹰隼猛扑下来,无可逃灾。
注释:恃:依靠。隼:鹗,鹞鹰。纵横:迅猛恣肆。
小提示:柳宗元《感遇二首》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清水驿丛竹天水赵云余手种一十二茎 - 译文版
省试观庆云图诗 - 译文版
段九秀才处见亡友吕衡州书迹 - 译文版
李西川荐琴石 - 译文版
始见白发题所植海石榴 - 译文版
奉平淮夷雅表。方城命愬守也卒入蔡得其大丑以平淮右 - 译文版
推荐诗词
游净慈寺次钱学士韵
胜境分明是洞天,偷闲试问上乘禅。老僧出定惊相迓,见我来游喜欲颠。翠竹万竿围客座,白鸥数点傍渔船。品题赖有文章伯,留得明珠颗颗圆。
二月三日点灯会客
江上东风浪接天,苦寒无赖破春妍。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蚕市光阴非故国,马行灯火记当年。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
酬李寄轩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轩。究心无别旨,鸣道有来源。未先通理不,声诗不在言。相期湖上寺,执手听啼猿。
李如一书癖
纵横经籍喜幽居,满架琳琅胜五车。图著身心能阐发,不同高阁饱蟫鱼。
行乐
行乐湖南树,清阴为飒然。微风荷叶上,乳燕杖藜前。草合幽人路,花深病客天。所知良可待,独往信孤烟。
种桑
孔明百亩桑,景略十具牛,岂无子孙念,饱暖自可休。种桑吾庐西,微径出南陌,三月叶暗园,四月葚可摘。戴胜枝上鸣,仓庚叶间飞,飞鸣各自得,人生胡不归?归家力农桑,慎莫怨贫贱,婚嫁就比邻,死生长相见。
建南九曲棹歌 其八
八曲云山好卜邻,楮衾萑席不忧贫。水边照日铺晴雪,竹外含风织翠茵。
送高继伯分教湖之德清
此时不忍抱遗材,欲把文章扇冷灰。见说读书堂尚在,瓣香寄与谒东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