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清代〕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记深盟。
译文: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
注释:凤髻(jì)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葬倾城。人间空唱雨淋铃。
译文:凤髻散乱,枯黄的秋草到处生长。天上的月亮给人湿润的感觉,好像哭过一般,冰冷没有声息。当年每逢七夕之夜,我们都在月下互诉着山盟海誓。而今,只剩我一个人伴着寒月哭泣。
注释: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时期人西施浣纱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浣溪纱”“小庭花”等。此调有平仄两体。全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三句全用韵,下片末二句用韵,过片二句用对偶句的居多。音节明快,句式整齐,易于上口,为婉约派与豪放派多数词人所常用。凤髻(jì)抛残:谓凤髻散乱。比喻为爱妻逝去,掩埋了。凤髻:古代女子的一种发型。唐宇文氏《妆台记》载:“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翘花,傅之铅粉,其髻高名曰凤髻。”此处借指亡妻。湿月:湿润之月。形容月亮给人以湿润的感觉。
小提示:纳兰性德《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亡于康熙年间,纳兰因此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为了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与哀思,故作下此词。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129页
创作背景
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亡于康熙年间,纳兰因此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打击,为了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与哀思,故作下此词。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田萍注解.纳兰词全集鉴赏: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04:第129页
塞外示同行者 - 译文版
中元前一夕枕上偶成 - 译文版
菩萨蛮·晓寒瘦著西南月 - 译文版
金人捧露盘 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 - 译文版
点绛唇 咏风兰 - 译文版
青衫湿·近来无限伤心事 - 译文版
推荐诗词
送文上人游台荡
文彩全彰拄杖头,吴山楚水兴悠悠。江声一夜催行色,踏断石桥方始休。
初冬有事武闱登三山南楼眺望
一上层楼寓目宽,南中十月只轻寒。千山雨过林仍绿,万木霜催叶未丹。骑射此时资讲武,蒐罗他日备登坛。汉家颇牧频推毂,须信封侯事不难。
揭阳林虞笙孝廉
百砚斋中十二方,买从京口压归航。汉碑周鼓留残篆,珍重流传古揭阳。
阅见一十首 其三
凤纸衔封玉镜台,绣鸾传记已相猜。倾城笑脸千金样,莫对閒人一例开。
鹧鸪天 谷雨后五日出游
杜宇催人快繫风,羲娥行色太匆匆。纵非看得韶光贱,九十而今八十空。花渐老,叶方浓。绿荫犹肯护馀红。白头喜与青春侣,尽揽芳菲入梦中。
朱儒诵
臧之狐裘。败我于狐骀。我君小子。朱儒是使。朱儒朱儒。朱使我败于邾。
大庙峡
天险何曾《禹贡》陈,白波江上起嶙峋。花垂孤石春迎棹,佩响空山夜降神。玉马惊回猺洞火,寒潮拍尽女墙尘。帆飞三峡行才半,还傍香炉一问津。
白虎亭新成二首 其一
窈窕见深谷,山门郁穹窿。高台何崔嵬,翠壁增长松。攀萝一登眺,新享报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龙。徘徊咏高调,千载闻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