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译文: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听完高僧佛经讲解划船回去。

注释:柳湖:西湖旁多植柳,故有是称。松岛:孤山。莲花寺:孤山寺。桡:船桨。道场,僧侣诵经礼拜之处,即佛殿。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译文:因为卢橘饱含雨水,所以其果实沉重而低垂,棕榈的叶子随着清风的吹动相互击打着。

注释:卢橘子:枇杷的果实。重:沉重。栟榈叶:棕榈的叶子。战:交相互动。凉:指水风的清爽。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译文:湖上的水气迷蒙,微波动荡,水天一色,望湖上琼楼珠殿,参差不去,倒映在夕阳下。

注释:烟波:湖上的水气与微波。澹:安静的样子。空碧:指水天交相辉映。参差:高低错落的样子。倚:靠着,这里有映照的意思。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译文:回到对岸,请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莱宫一样,坐落在水中央。

注释:君:各位客人。回首:回头。蓬莱宫:传说海上有仙山,名蓬莱,而孤山寺中亦有蓬莱阁,语带双关。

小提示: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这首诗作于长庆二年(822年)秋至四年夏,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闲暇之余,他常喜欢到寺里听听高僧讲经,故而创作这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孤山寺周围的景象,同时也记录了他与“诸客”听讲归来的感受。

参考资料:

1、贺莼 .唐诗宝鉴 闲情逸致卷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03 :212-213 .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长庆二年(822年)秋至四年夏,当时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闲暇之余,他常喜欢到寺里听听高僧讲经,故而创作这首诗,这首诗描绘了孤山寺周围的景象,同时也记录了他与“诸客”听讲归来的感受。

参考资料:

1、贺莼 .唐诗宝鉴 闲情逸致卷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10.03 :212-213 .

白居易

白居易

唐代诗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