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
〔唐代〕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译文:山石峥嵘险峭,山路狭窄像羊肠,蝙蝠穿飞的黄昏,来到这座庙堂。
注释: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三字为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荦确: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行径:行下次的路径。微:狭窄。蝙蝠:哺乳动物,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这是写山寺黄昏的景象并点明到寺的时间。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译文:登上庙堂坐台阶,刚下透雨一场,经雨芭蕉枝粗叶大,山栀更肥壮。
注释:升堂:进入寺中厅堂。阶:厅堂前的台阶。新雨:刚下过的雨。栀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这两句说,进入厅堂后坐在台阶上,这刚下过的一场雨水该有多么充足;那吸饱了雨水的芭蕉叶子更加硕大,而挺立枝头的栀子花苞也显得特别肥壮。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译文:僧人告诉我说,古壁佛画真堂皇,用火把照看,迷迷糊糊看不清爽。
注释:佛画:画的佛画像。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一作“稀少”解。所见稀:即少见的好画。
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译文:为我铺好床席,又准备米饭菜汤,饭菜虽粗糙,却够填饱我的饥肠。
注释:置:供。羹:菜汤。这里是泛指菜蔬。疏粝:糙米饭。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饱我饥:给我充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
译文:夜深清静好睡觉,百虫停止吵嚷,明月爬上了山头,清辉泻入门窗。
注释: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清月:清朗的月光。出岭:指清月从山岭那边升上来。扉:门。光入扉:指月光穿过门户,照时室内。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译文:天明我独自离去,无法辨清路向,出入雾霭之中,我上下摸索踉跄。
注释:无道路:指因晨雾迷茫,不辨道路,随意步行的意思。出入高下:指进进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径路意思。霏:氛雾。穷烟霏:空尽云雾,即走遍了云遮雾绕的山径。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译文:山花鲜红涧水碧绿,光泽又艳繁,时见松栎粗大十围,郁郁又苍苍。
注释:山红涧:即山花红艳、涧水清碧。纷:繁盛。烂漫:光彩四射的样子。枥:同“栎”,落叶乔木。木围:形容树干非常粗大。两手合抱一周称一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译文:遇到涧流当道,光着脚板踏石淌,水声激激风飘飘,掀起我的衣裳。
注释:当流:对着流水。赤足踏涧石:是说对着流水就打起赤脚,踏着涧中石头淌水而过。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鞿一作:靰)
译文:人生在世能如此,也应自得其乐,何必受到约束,宛若被套上马缰?
注释:人生如此;指上面所说的山中赏心乐事。局束:拘束,不自由的意思。靰:马的缰绳。这里作动词用,即牢笼、控制的意思。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译文:唉呀,我那几个情投意合的伙伴,怎么能到年老,还不再返回故乡?
注释:吾党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几个朋友。安得:怎能。不更归:不再回去了,表示对官场的厌弃。
小提示:韩愈《山石》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山石》的写作时间历代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韩愈离徐州去洛阳的途中。当时作者所游的是洛阳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兴、侯喜、尉迟汾。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781-784 .
创作背景
《山石》的写作时间历代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七月韩愈离徐州去洛阳的途中。当时作者所游的是洛阳北面的惠林寺,同游者是李景兴、侯喜、尉迟汾。
参考资料:
1、霍松林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781-784 .
推荐诗词
访汪仲嘉松明山中时有传余物化者相见愕然醉后宿肇林赋此
故人江左别,风雨十年多。蒿里空垂泪,蓬门且放歌。张灯如寤寐,把酒慰蹉跎。托宿僧僚近,往来步屧过。
曹氏寒碧即事
屋头杨柳绿参差,小竹疎花此更宜。帘漾水纹闲昼日,早秋风物似春时。
仲春入直四首 其二
草芽未绿柳先黄,曲槛重门辇路长。冰雪初销流禁禦,羊沟又见水汤汤。
自厦门泛舟渡台湾海中见夕阳感赋
自浮沧海送残阳,渐觉閒身人莽苍。一掬酸辛成独往,无边天水共微光。风樯隐隐开元气,朔雁声声吊战场。凄绝一更初魄语,故人相望涕成行。
赴金陵舟过霅川偶作 其一
孤村远浦接微茫,处处经行看插秧。却忆年时住家处,藕花无数绕林塘。
重阳侍老人饮
九十慈亲鬓发播,今年菊早去年花。一尊细说重阳事,似此清欢有几家。
山桥
倚杖溪桥暮雨垂,春寒空翠著人衣。凌空怪石如旗竖,喷壑清泉作练飞。乘兴正须随地饮,醉狂聊共插花归。从教拍手儿童笑,要是山深客到稀。
答真阳周绍稷
滇徼辞官老更休,河阳试宰仕初优。春前剖鲤传书至,天上乘凫伫舄游。想见仪容劳北海,犹闻涕泪洒西州。茂陵遗草君收取,他日应逢使者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