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民谣
〔宋代〕
东府买舟船,西府买器械。
译文:东府购买了船只,西府购买了器械。
注释:东府购买了船只,西府购买了器械。东府、西府:泛指掌管地方武装的官府。
问侬欲何为,团结山水寨。
译文:要问他们买这些干什么?是为了组建山水寨。
注释:问侬:犹言借问。何为:干什么,做什么。团结:组织。山水寨:即乡兵。宋兵制,官军之外有乡兵,选自百姓或自己应募,就地组织起来,作为防守部队。
寨长过我庐,意气甚雄粗。
译文:寨长经过我的家,盛气凌人,态度粗暴。
注释:寨长:指乡兵首领。意气:精神;神色。雄粗:雄豪、粗野。
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勾呼。
译文:两个穿着青衣的公差,在黑夜里还忙着来拉人,大呼小叫。
注释:承局:公差。勾呼:点名传唤。
勾呼且未已,椎剥到鸡豕。
译文:呼叫声没落,就催着杀鸡宰猪。
注释:椎剥:谓残酷搜刮。
供应稍不如,向前受笞箠。
译文:供应稍不如意,马上就被鞭打侮辱。
注释:供应:伺候,听候使唤。不如:不如意。笞箠:用鞭杖或竹板打。
驱东复驱西,弃却锄与犁。
译文:做了乡兵被东驱西赶,没时间种田,田园都已荒芜。
无钱买刀剑,典尽浑家衣。
译文:家中拿不出钱买刀剑,只好当尽妻子的衣服。
注释:浑家:妻子。也可作全家解。
去年江南荒,趁熟过江北。
译文:去年江南受了灾荒,逃荒到了江北。
注释:趁熟:到未遭灾荒的地方去乞讨谋生。黄震《日抄》:“浙人乡谈……盖谓荒处之人于熟处趁求也。”
江北不可往,江南归未得。
译文:在江北没法活命,回江南也没有生路。
父母生我时,教我学耕桑。
译文:父母生下了我,教我种田养桑;
注释:耕桑:种田与养蚕。亦泛指从事农业。
不识官府严,安能事戎行。
译文:从来不知道官府的规矩,怎能够当兵打仗?
注释:戎行:当兵打仗。
执枪不解刺,执弓不能射。
译文:拿着枪不知道怎样刺,拿起弓射不准目标。
注释:不解:不知道。
团结我何为,徒劳定无益。
译文:拉我来当兵干什么,只是白白劳民,毫无益处。
流离重流离,忍冻复忍饥。
译文:逃到了东边又逃往西边,忍受着寒冷又忍受着饥饿。
谁谓天地宽,一身无所依。
译文:谁说天高地广?我居然没块地方安身立足!
注释:“谁谓”句:用孟郊《赠别崔纯亮》:“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淮南丧乱后,安集亦未久。
译文:淮南自从经过战乱,人民回归家园,安定不久。
注释:安集:安定、聚集。
死者积如麻,生者能几口。
译文:死去的人如麻数也数不清,生存的又有几口?
荒村日西斜,破屋两三家。
译文:荒芜的村庄斜阳西照,只见到破败的农家没有几户。
抚摩力不足,将奈此扰何。
译文:他们没有力量医好战争的创伤,对这番扰害又怎能承受?力不给:力量不够。将奈此扰何:奈何,对付。此处意谓人民如何对付得了这种扰害。
注释:抚摩:抚慰、体惜。力不给:力量不够。
小提示:尤袤《淮民谣》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推荐诗词
观云
浮云聚散复西东,此处容君一线通。全体露时如不领,问君何日解相逢。
夜坐
怀抱何萧爽,凉风扫郁蒸。寒蛩喧败草,饥鼠啮枯藤。
王元美分守浙西书来谓乌程酒浊如泾水黑若油
试问乌程第一篘,醉仙翻作酒家羞。三千年上探星海,未必黄河是浊流。
观史而倦辄成短句意或有在不复次第览者幸贷其拙云 其六
五代悠悠转盻间,安荣不动却如山。但知长乐全身地,大节孤忠总是闲。
句
唾尖绒舌淡红甜。
祭酒谢芳石先生祖母获旌门喜 其五
谁道君门万里遥,君恩寸尺也难消。非缘截发天无二,安得旌门诏有条。节义昭彰孙子职,纲常扶植圣明朝。贞嫠自古皆无为,九死何心向紫霄。
对菊 其四
秋英如雪照江滨,扳折须防小侍巾。曲槛两头门尽掩,先生元是惜花人。
柳州四首 其四
阿连身殉国,遗蜕寄天涯。入梦威仪盛,迎棺道路赊。孤儿犹识我,少妇苦思家。彳亍鱼峰畔,凄凄听暮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