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
〔宋代〕
修竹凝妆,垂杨驻马,凭阑浅画成图。山色谁题?楼前有雁斜书。东风紧送斜阳下,弄旧寒、晚酒醒馀。自消凝,能几花前,顿老相如。
译文:一丛丛修长的青葱翠竹,宛如盛妆的少女凝神久久地站立。我穿过竹林来到楼前,把马匹拴在楼前的柳树。登上高楼凭栏远望,清澈的湖水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图。这浓墨淡彩不知出自哪家的手笔,楼前斜行飞翔的大雁,就好象画面上题款的楷书。东风凄凄,仿佛在紧催送夕阳西下,阵阵晚风渗透着凉意,将我们的酒意吹醒消除。我独自一个人在哀伤感叹,在花前观赏留连还能有多少机会呢,想到我的衰老竟然是这样的迅速。
注释:凝妆:盛妆,浓妆。王昌龄《闺怨》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凭阑:倚靠栏杆。题:题诗。醒馀:指醒酒后。相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所作有《子虚》、《上林》、《大人》、《长门》等赋。此处作者自指。
伤春不在高楼上,在灯前攲枕,雨外熏炉。怕舣游船,临流可奈清臞?飞红若到西湖底,搅翠澜、总是愁鱼。莫重来,吹尽绵,泪满平芜。
译文:更令我伤心的时候,并不是在高楼上登临极目远眺,而是在灯前斜倚绣枕,旁边放着熏香铜炉,独自听聆着窗外的雨声潇潇。我害怕游船停泊在堤岸边,怕在清波中看见自已的清瘦的面目。怎能忍受我的辛酸凄楚?飘飞的落花若是飞到西湖的波底,就连水中的鱼儿也会感到忧伤愁若,搅得翠波翻覆。千万不要再到这里来,因为那时无情的春风会把柳絮吹得满天飘舞,点点杨花点点杨花像人的伤心的眼泪一样落满平芜。
注释:舣:停船靠岸。清臞:即“清癯”,清瘦。香绵:指柳絮。平芜:平远的草地。
小提示:吴文英《高阳台·丰乐楼分韵得如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词为作者对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词的一首和作,写于南宋覆亡之后。丰乐楼是宋朝杭州诵金门外的一座酒楼。吴文英在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春在此宴饮时曾作《莺啼序》,为时人传诵。这首《高阳台》,从内容看,应是他晚年重来时所作。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2030-2032页
2、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289-290
创作背景
词为作者对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词的一首和作,写于南宋覆亡之后。丰乐楼是宋朝杭州诵金门外的一座酒楼。吴文英在淳祐十一年(公元1251年)春在此宴饮时曾作《莺啼序》,为时人传诵。这首《高阳台》,从内容看,应是他晚年重来时所作。
参考资料:
1、唐圭璋等著 .《唐宋词鉴赏辞典》(南宋·辽·金卷). 上海 :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2010年5月重印):第2030-2032页
2、上彊邨民(编 )蔡义江(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11/1 :289-290
绕佛阁(黄钟商与沈野逸东皋天街卢楼追凉小饮) - 译文版
扫花游 - 译文版
梦行云 - 译文版
夜行船(寓化度寺) - 译文版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 译文版
惜红衣(余从姜石帚游苕霅间三十五年矣,重来伤今感昔,聊以咏怀) - 译文版
推荐诗词
麻姑山诗
朱栏跨略彴,孤绝东山口。不见客忘归,华标字如斗。轩轩六龙辔,不醉云间酒。何以赠游人,松声杂鸣溜。
从狩武冈和胡学士韵二首
丹崖翠岭接岧峣,万骑交驰不惮遥。前队綵旄穿碧树,中军黄幄丽晴霄。云藏网罟参差出,草合冈原逦迤烧。农事已閒脩武事,共怀词赋从銮镳。
茅舍书声
瓜藤墙外接陂陀,薜荔为居面碧波。一卷正当风里读,蓼花秋浦下渔歌。
夜坐舟中偶成
臲卼扁舟抱寒水,逍遥野客坐孤蓬。一天星月清吟外,万里江山极望中。遁迹未能离草莽,机心唯欲破羌戎。此心未遂难为语,负剑长吁气满空。
鹧鸪天 星洲寄港桐伯
离火由来虚在中。万方多难独从容。金人十二何劳铸,偃武修文仗乃翁。游六艺,列三公。童颜皓首傲炉峰。岁除弟子南荒到,好献屠苏酒一盅。
命妓不至
琴中难挑孰怜才,独对良宵酒数杯。苏子黑貂将已尽,宋弘青鸟又空回。月穿净牖霜成隙,风卷残花锦作堆。欹枕梦魂何处去,醉和春色入天台。
八声甘州•秋怨和柳七韵
点清霜、一夜渡河来,木叶竦高秋。最伤心时候,西风旅梦,残月江楼。何事南来北往,行役不知休。回首当年事,飙散云流。可惜舞茵歌管,任蛛丝马迹,狼藉谁收。便吴姬楚艳,值得几回留。忆分襟木兰花下,怅佳期、怯上此花舟。料伊也,恹恹终日,长为侬愁。
寄怀文略学长并谢惠画册
闻名悭一面,见画悟同门。衣钵承卢赵,钩皴逼宋元。明窗堪自遣,斯道共谁论。格禁空翘跂,神交海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