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州四韵

唐代 杜牧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州在钓台边,溪山实可怜。

译文:睦州郡坐落在距离严子陵钓台不远的地方,这儿的山水着实惹人怜爱。

注释:钓台:东汉严子陵钓鱼处,在睦州桐庐县西三十里富春江七里濑。可怜:可爱。

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

译文:远处的人家掩映在绿树中若隐若现,溪水遍布山石之间潺潺流淌。

注释:掩映:遮映衬托。潺湲:指流水。

好树鸣幽鸟,晴楼入野烟。

译文:小鸟在茂林中时而啼叫,晴光中的小楼上萦绕着缕缕野烟。

注释:楼:全诗校:“一作峦。”

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译文:暮春时节的我客居于此,真被这美景陶醉了,就好像喝醉了酒,倒在了落花前。

注释:杜陵客:诗人自指。中酒:醉酒。

小提示:杜牧《睦州四韵》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会昌二年(842),杜牧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诗人外放,远离家乡亲人,此诗便是杜牧任睦州刺史时所作。

参考资料:

1、王西平.杜牧诗文系年考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创作背景

  会昌二年(842),杜牧受当时宰相李德裕的排挤,被外放为黄州刺史,其后又转池州、睦州等地。诗人外放,远离家乡亲人,此诗便是杜牧任睦州刺史时所作。

参考资料:

1、王西平.杜牧诗文系年考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1期.

杜牧

杜牧

唐代诗人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