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妇辞

唐代 孟郊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译文:丈夫是农民,我是农妇。

注释:田中郎:从事农业劳动的男子。妾:古代妇女的自我谦称。田中女:农村的劳动妇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秉机杼。

译文:当年我嫁给丈夫,便开始在夫家从事纺织劳动。

注释:秉:执持,操持。机杼:泛指织布的工具。机:织具也。杼:织布的梭子。

筋力日已疲,不息窗下机。

译文:我一天天疲劳下去,越来越没有气力,却一刻也不能停止纺织。

注释:日:每天。疲:衰竭。息:停止。

如何织纨素,自著蓝缕衣。

译文:为什么我织出来的是细白的丝绢,而我自己穿的却是破烂衣服。

注释:纨素:精致洁白之细绢。著:穿。蓝缕:破敝衣裳。

官家榜村路,更索栽桑树。

译文:官府在村中的道路上张贴告示,要农民广栽桑树养蚕缫丝。

注释:官家:指地方政府。一说官家谓帝王之家。榜:布告,告示,此作动词,张贴告示。索:要求。栽桑树:指栽种桑树养蚕取丝。

小提示:孟郊《织妇辞》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作品简介

  公元81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夏四月,“敕天下州府民府,每天一亩,种桑二树,长吏逐年检计以闻。”其时孟郊因老母病故,丁忧去官,寄居洛阳,《织妇辞》当作于是时,反映东都一带情况,当然对全国来说,也有代表性。

参考资料:

1、卢华语.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239页

创作背景

  公元812年(唐宪宗元和七年)夏四月,“敕天下州府民府,每天一亩,种桑二树,长吏逐年检计以闻。”其时孟郊因老母病故,丁忧去官,寄居洛阳,《织妇辞》当作于是时,反映东都一带情况,当然对全国来说,也有代表性。

参考资料:

1、卢华语.全唐诗经济资料辑释与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12月版:第239页

孟郊

孟郊

唐代诗人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查看更多

推荐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